中秋節連假終於進入最後倒數了,小編真是難掩興奮的心情,尤其是在連續吃了四盒中秋節月餅之後,更是覺得應該要跟大家分享中秋節的喜悅;人人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,可是到底是為什麼呢?現在就讓小編幫大家解密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…
吃月餅的傳說1:
當年,七仙女回天宮時,給董永留下一個兒子。有一年八月十五日,這個小孩在街上被一群孩子嘲笑是「沒教養的野孩子」。小孩邊哭邊喊要找媽媽,誰也哄不住他,哭聲不斷,驚動了天神吳剛,他扮成一個村夫下凡,一邊給七仙女捎信,一邊悄悄的拿出登雲鞋,讓董永的兒子穿上,當月亮出來時,這小孩就飛到了天宮。
七仙女見了兒子又悲又喜,眾姊妹也都迎上前去擁抱這個小外甥。這個給他蘋果、石榴,那個送他花生、核桃。七仙女把嫦娥送來的桂花蜜糖,拌上花生仁和核桃仁,做成了餡兒,然後按圓月的樣子,做成又甜又香的仙餅給兒子吃。
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,便下令把吳剛罰到月宮裡砍桂花樹,把董永的兒子發回人間。後來,這孩子當了官,就叫各州縣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這天,都來做仙餅,擺在月亮下,表示對親人的懷念。因為這種餅很像一輪圓月,因此後人就叫它為「月餅」;現在,拜月的人越來越少了,但團圓慶中秋節,賞月吃月餅的習俗,仍然盛行。
吃月餅的傳說2:
唐朝時,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,平定其屢次的侵犯,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,轉戰邊塞,結果屢建奇功。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,為了慶祝勝利,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,軍民狂歡通宵;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,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,太宗李世民大喜,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,取出彩色圓餅,指著懸挂天空的明月說道:「應將胡餅邀蟾蜍(即月亮)」隨后,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。從此,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。
吃月餅的傳說3:
月餅象徵團圓,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。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,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。
相傳當時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的統治,有志之士皆思起義抗元,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,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,所以劉伯溫便想一計策,散佈將有瘟疫的流言,要人們於中秋節買月餅來吃以避禍。大家買了月餅回家後切開一看,裏面藏了紙條寫著「八月十五夜起義」,於是民眾紛紛響應,因而一舉推翻元朝。月餅因而成為中秋節的應景食物。
看完吃月餅的傳說之後,報給大家今天的最新消息,天兔颱風即將要來打擾大家美好的中秋假期,為了大家的安全,今年的中秋節就乖乖待在家中,買一盒喜利廉月餅禮盒,全家人窩在家裡一起吃月餅聊天,也是個不錯的溫馨中秋節^^
資料來源:網路